关掉“耳鸣”
1824 年5 月7 日,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第九交响乐》在维也纳凯伦特纳托尔剧院首演。贝多芬与指挥家乌姆劳夫当晚同台指挥:贝多芬像疯子一样挥舞手臂,时而高举双手,时而俯身着地;一会即兴挥拍,一会踏脚走动。样子十分可笑,现场听众却为之疯狂,大伙雀跃欢呼,喜极而涕,蜜蜂一样围着舞台。
在维也纳,即使皇族现身 ,一般也只有三次掌声,但当晚现场掌声足足响起了五次。贝多芬却什么也听不见,还是一位独唱女演员推他转动身体,让他面对热情的听众,他才如梦初醒,不停鞠躬致谢,最后被这场面激动得一度昏厥……
《第九交响曲》演奏现场
贝多芬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是音乐史上地位不可撼动的作曲家,但命运却和这位音乐天才开了一个无情的玩笑。1796年,年仅26岁的作曲家贝多芬第一次感受耳鸣的困扰,此后不仅症状逐渐加重,而且伴有头痛及持续性的严重耳鸣。噪声、哨声、鸣声甚至喊叫声一股脑的在耳边响起,他不得不用棉球塞住双耳来对付嘈杂的环境。耳鸣给贝多芬他带来无比的痛苦。1799 年,贝多芬出现了第一次失聪,并对他的后期创作带了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贝多芬画像
耳鸣这一危险的因素成了贝多芬致聋的主要催化剂,那么耳鸣到底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耳鸣呢?
耳鸣(Tinnitus)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电刺激条件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值得注意的是,耳鸣是发生于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有些人常感到耳朵里有一些特殊的声音如嗡嗡、嘶嘶或尖锐的哨声等,但周围却找不到相应的声源,这种情况即为耳鸣。
据国外统计数据显示,耳鸣发病率可高达人群的15-20%,据统计我国的耳鸣患者超过1亿,而且至少有4千万人受耳鸣的严重困扰,生活质量下降,需要得到医生的帮助; 有100万患者因耳鸣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并伴有严重的心理障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环境和噪声污染的加剧等原因,耳鸣的发病率还会逐渐升高。
面对耳鸣症状,我们有哪些办法呢?
一旦患有耳鸣,首先要引起重视,到医院接受检查。明确是危险耳鸣还是不危险耳鸣。如果是不危险耳鸣,耳鸣患者要减少自己对耳鸣的关注,培养兴趣爱好,调整生活节奏,注意规律睡眠和健康饮食;
耳鸣是机体的一种善意提醒,消除患者对耳鸣的恐惧,建立正确的认识观,尤为重要。
感谢科技的更新、技术的进步,西嘉助听器特有的“频段疗法”,能够破解耳鸣难题。“频段疗法”中有静态噪音耳鸣掩蔽、海浪声耳鸣掩蔽等多种耳鸣掩蔽功能供选择,这项技术在放大传入声音的同时,降低了耳鸣信号的干扰,这样可以减轻耳鸣症状甚至使其完全消失。如果贝多芬当时可以佩戴西嘉助听器,不知会有多少更加伟大的作品会让我们为之倾倒。让我们一起来开启“频段疗法”“关掉”耳鸣吧。
*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
产品新功能即将上市,敬请关注!
- 上一条免费基因筛查检测活动报名入口
- 下一条江夏,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