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也有突发性耳鸣?突发性耳鸣常见患者有两类,必须引起重视!
“突发性耳鸣”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耳鸣并不一样,医学名称为“突发性耳聋”,并不一定是听力完全丧失,主要指发病人的听力水平会在连续三个频率上显著下降。
之所以经常被称为突发性耳鸣,是因为绝大部分突发性耳聋都会伴随耳鸣。就如同一台带有天线的老式电视机,如果天线坏掉,电视机就会出现雪花。耳聋也是如此,人的听力不好时,背景噪音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就会产生耳鸣的状况。
我们时常能看见某某患有突发性耳鸣耳聋的新闻,那么突发性耳鸣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已经患有突发性耳鸣应该怎么治疗呢?
突发性耳鸣是由什么引起的?
突发性耳鸣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患者压力大、存在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及血管痉挛等。
常见的患者有两类人:一是压力比较大的年轻人,由于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导致发病;另一类是中老年人,由于血管硬化、血管痉挛,使供应耳朵的血管产生问题,进而导致听力问题。
李紫婷此前在社交媒体上发出打吊针的照片,还写下:
“现在我的耳朵里好像有几千只小鸟在尖叫,耳塞也塞了好多天,耳皮都疼了,本身耳朵里就很疼眼睛也疼头也疼,不用耳塞的话外面的声音也特别特别刺耳,已经两天睡不了觉了…我坚持不住了…”
看得出她的工作压力也是相当大。
如何治疗耳聋耳鸣?
首先,早发现早治疗。
突发性耳聋一般伴随着听力下降、耳鸣、耳闷或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可按照以上症状进行自我判断,一旦发现症状相符,不要等待其自愈,最好迅速前往医院就诊,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立即治疗。
特别要注意单侧性耳聋,有些患者可能有一只耳朵听力下降,另外一只耳朵还能听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可能会耽误治疗,越到后期问题越大。
耳鸣的治疗包括治疗已知的并发症,以及直接解决耳鸣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对于需要患者来说,耳鸣是一种慢性病,治疗的目标是减轻其影响和任何相关的残疾。
目前不少治疗方式都被研究过,包括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但在随机试验中,这些干预措施的益处大多还未得到确凿的证据。
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对耳鸣伴有听力损失的患者起到改善的作用,有研究表明,34%—93%的患者在听觉通路的电刺激下,耳鸣消失或减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人工耳蜗仅适用于符合植入标准的患者,在考虑植入人工耳蜗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 上一条耳朵到底要不要掏?!
- 下一条为什么听力损失会增加跌倒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