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女儿一岁半时被确诊为半导水管扩张导致听力损失。那天,我抱着女儿想跳楼,女儿叫了我一声:“爸爸。”我顿时泪流满面,暗暗发誓,无论吃多少苦,一定要把女儿培养成人。
如今,女儿说得最好的一句话是:“我爱爸爸,妈妈。”
我今年32岁,在一工厂打工。
当时新生儿不需要做听力测试,但一些迹象还是引起了我的怀疑。孩子对声音不敏感,不管周围有多大动静,她几乎没什么反应。家人都认为孩子还小,而且孩子说话普遍都晚。
女儿一岁时,我开始教他说话。“爸爸”、“妈妈”,教了一个多月,女儿只会含糊地叫一声“爸爸”。而同龄的孩子都会响亮地叫“爸爸”、“妈妈”了,我担心女儿的听力有问题。通过细心观察,我发现,女儿叫“爸爸”,主要是模仿我的嘴唇发音。
2009年8月15日上午,我带着一岁半的女儿到广东儿童医院看了专家门诊。一个女专家为我女儿做了简单的检查,随后说出的话令我如世界末日来临。她说:“一、孩子是先天性耳聋,半导水管扩张,无法医治,不要花冤枉钱;二、最有效的办法是赶紧佩戴助听器;三、需要进行语言康复训练,越早越好。”
之前,我也曾想过女儿可能是耳聋,但我认为现在医学技术这么发达,到了大医院,专家教授肯定有办法。只要能治好,我会不惜一切代价。
听了专家的话,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抱起女儿向专家告别,站在医院走廊上发呆。女儿不知怎么突然哭了,怎么哄也没用。当时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抱着女儿一起跳楼。
女儿听不到声音,将来怎么生存呢?我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她。带着女儿跳楼,可以一了百了。
也怪,女儿不哭了,两只大眼睛盯着我看。“爸爸!”她突然含糊地喊了一声,叫得我心里一颤,顿时泪流满面。女儿是无辜的,除了耳聋,身体健健康康,和其他孩子一样活泼可爱。我没有理由推卸责任。“只要尽早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大多数听损儿童是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的。”想起专家的话,我紧紧地抱住女儿,暗暗发誓,无论自己吃多少苦,都要带女儿重回有声世界。
医院里就有助听器专卖店。工作人员介绍,助听器声道越多,听到的效果就越好。普通助听器声道少,价格为1万元到2万元;中档助听器声道多一点,售价为4万元左右;高档助听器需要3万元以上。
我一听,愣了。结婚、生孩子,家中积蓄基本用光,为了照顾女儿,妻子待在家里不上班,全靠我一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
女儿注定要终生与助听器为伴,助听器的质量决定了他能否顺利地和正常人交流。我决定回家向亲朋好友借钱,为女儿买个好助听器。
我立刻向亲朋好友借钱,大家纷纷出手相助,接近半年的时间筹到了4万多元。一次逛街,我发现广州天河区也有一家助听器专卖店。是海之声的连锁店,店里的验配师对我女儿很有耐心,我们第一次去店的时候,女儿是很不高兴的,因为当时店里的验配师是穿白大褂的,女儿以为是医生,女儿对医生非常抗拒。店里的验配师非常细心,看到孩子不喜欢,就马上将白大褂脱了,等验配师再次出现再我孩子的面前的时候,女儿就愿意进店了,然后验配师跟女儿玩了起来,验配师很有耐心的陪我孩子玩,平时我孩子是不愿意跟陌生人玩的,可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女儿非常喜欢跟店里的那女验配师玩,在玩的当中验配师有跟我讲孩子配什么品牌的助听器好,为什么好?配了助听器以后主要的事项讲的非常详细,验配师说峰力的美人鱼适合我的女儿,因为峰力美人鱼助听器适合我女儿的听力而且防潮效果好,小巧等等,主要是适合我女儿的听力情况。验配师说先交定金,再取耳模。取耳模真的很难,我孩子非常不喜欢别人碰她的耳朵,不知道为什么?别人一碰她耳朵,她会闹的很厉害。验配师试了很多次都没成功,可是验配师并没有灰心,验配师先跟我女儿玩,玩的我女儿笑的非常开心,我在一边看了都很奇怪,为什么我孩子这么喜欢这位验配师呢?孩子喜欢上了验配师,验配师又开始尝试给我孩子打耳模了,这回孩子一点都不反抗,非常安静的坐在地上让验配师打耳模,耳模终于打好了,孩子笑了,笑的非常灿烂!最后我订购了一对1万多元的峰力美人鱼助听器。
十天后,女儿戴上了助听器。验配师说,小孩子戴上助听器后大多不适应,会伸手拉扯。而助听器十分精密,特别容易受损。先让孩子先适应戴耳模,如果孩子不扔耳模再让孩子戴助听器,助听器先不要放电池,如果孩子没有扔助听器,再放电池,再给声音。回家后我就按照验配师教我的方法使用,结果孩子第一天就适应了戴耳模,孩子并没有扔耳模,我当时非常高兴就给验配师打电话了,验配师说先不要心急,明天再看看如果孩子不扔耳模了,再给孩子戴助听器。
第二天早上孩子一睡醒,我就给孩子戴上耳模,孩子并没有扔,我很高兴,我就给孩子戴上助听器,孩子也不知道为什么非常配合,一上午孩子都没有扔助听器,我高兴的给验配师打电话,验配师说那你现在尝试给孩子听助听器的声音。如果孩子有抗拒,那就不要勉强。明天再尝试。我听了验配师的话,给孩子听助听器的声音,孩子也没有扔助听器,我尝试这看音响给孩子听儿歌,孩子笑了,笑的好灿烂,跑到我的面前亲了我很久,我知道孩子听到声音了,就在这一刻,我的眼泪出来的,我知道孩子不会是哑巴,我庆幸自己没有抱着孩子跳楼,就在这一刻我抱着孩子哭了,孩子看见我哭了,孩子用她的小手帮我把泪水擦干了,我跟女儿都笑了。
戴上助听器后,女儿能够听到各种声音,她很高兴,也十分珍惜。虽然很调皮,但从没把助听器弄坏。看到下雨,她第一个反应就是戴上帽子。
为了让女儿接受最好的语言康复训练,2010年9月5日,我把女儿送到了广州市语言康复培训中心。
两个星期后,女儿基本适应了。老师一开始教一些简单的称谓,诸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阿姨”等。女儿和其他孩子一样,张大嘴巴“咿咿呀呀”地跟着老师大声喊,一个月后学会了叫妈妈。
女儿在广州进行康复培训,我在家也没闲着,工作之余借书,上网,寻找一切可以帮助语言康复训练的资料和书籍。网上一专家说,聋儿的最佳康复期是6周岁之前,而家长是孩子语训最好的老师。为此家长要放弃三至五年赚钱的机会,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一对一全心地教孩子说话。到孩子10周岁时就能看出她能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我深受触动。
每天下班接女儿回家我都想,帮女儿复习什么,晚上再教他学点新东西。有时想得太入迷了,撞上了路边的树,连人带车摔在路上。
三个月过去了,我带着女儿再次来到了时代广场海之声验配中心,再次见到了给我孩子配助听器的验配师,孩子第二次来到这家店,孩子的目光不断的再寻找那位验配师,女儿没看到非常失望,门口有位其他的验配师,可是女儿并不认识她,女儿就躲到了我的身后,我问那验配师,这里就是你一人吗?原来不是还有一个女的吗?那验配师说,她去洗手间了,一会就回来了,过了一会原来帮我女儿配助听器的验配师来了,孩子看见她很快的跑过去,验配师抱着我的孩子,孩子笑了。还尝试着叫阿姨,孩子长着嘴努力的很小声,很小心的喊了声阿姨,验配师笑了,不断的夸我孩子好棒!
验配师很认真的帮我女儿的助听器做了保养,也了解女儿佩戴助听器的情况,在这三个月前验配师时不时的会给我打电话提醒我平时怎么样使用助听器,平时怎样保养助听器。女儿跟验配师在店里玩了很久,到吃中午饭的时候我们要走了,女儿跟验配师说句“再见”,虽然声音很小声,说的也不是很清楚,可是我知道女儿是想告诉验配师,“我会说话了”验配师很高兴的抱着我女儿,夸我女儿很棒,女儿亲了验配师。
书上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聋儿也不例外。女儿学习时间一长会厌倦,我就带她去公园玩。看到女儿感兴趣的,就讲给她听,趁她高兴让她再重复几遍。
教材上说,教聋儿认字,还要教他写。
经济不宽裕,我就将纸片的一面写上字,另一面画上图案。比如我指着画有太阳的图案教儿子说太阳,然后翻开另一面,教他学写“太阳”。
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一个词一个词地教。女儿不好好学我就打,因为她不好好学,就会离正常人的生活越来越远。一天哪怕学一个字也好啊。现在女儿已认识五六百个字了。
一次偶然,我发现女儿喜欢唱歌,就从亲戚家借来一架电子琴,一边弹一边唱,女儿很开心,跟着唱。现在女儿已会唱近百首儿歌了。
虽然女儿的口齿不很清楚,偶尔还会被人冷嘲热讽,但我仍然很高兴,女儿的歌声是全世界最美妙的音乐。它包含着女儿数倍于正常孩子的付出,也倾注了我无数的心血。
只会和家里人交流还不够,我抓住一切机会让女儿和陌生人说话。比如说买东西,我先教他怎么说,然后让她自己对营业员说。现在她会用普通话和生人交流。
女儿整3岁了。在佩戴助听器的情况下,如果对方讲普通话的语速不太快,她能听懂百分之八十。女儿用普通话表达的正确率和完整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她说得最好的一句普通话是:“我爱爸爸.妈妈”。
我在女儿身上花了百分之八十的精力,还有百分之二十的精力用来赚钱。助听器每五六年就要换,我不得不努力赚钱,为女儿准备好买下一个助听器的钱。
助听器要用电池,进口的电池每粒要六元,十天就要换一粒。我们尽量压缩开支。我和妻子这几年没舍得添一件新衣服,女儿也只有过年才买新衣服、新鞋,平时都穿熟人朋友给的。
我已经替女儿在幼儿园报名了,对方也同意接收。只有让女儿和正常孩子接触,她才能真正地回到有声世界。
还想让孩子学一个适合自己的特长,音乐或者体育什么的。有个一技之长,将来的路会好走一点。